2025年1月7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在“全国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上指出“严格依法审查,严把授权关口”。2025年4月26日,申长雨局长在《人民日报》撰文指出“严把专利审查授权关,加强创造性审查”。2025年5月27日,申长雨局长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继续强调“严把专利审查授权关,加强创造性标准评价”。
可以看出,目前对于中国专利申请的审查而言,可以说进入了有史以来最为严格的阶段。对此,我们要采取有效的升级行动来积极应对。升级审查认知
当前形势下,提升专利审查认知的主要方面包括:
一是会面临更加精准和/或数量更多的对比文件。由于人工智能大模型已经应用于专利审查,其中在专利检索方面会提供更加精准和数量更多的对比文件。
二是会面临快速的驳回决定和较高的驳回率。如果第一次意见陈述和修改没有充足的说服力,会比以往更快收到驳回决定。即便能够说服当前审查员,专利具有授权前景,也有可能会被质检审查阻拦,授权的不确定性增大。
三是抓住年中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的窗口期。第一季度的专利审查必然要根据本年度开局的审查要求进行落实,第四季度的专利审查可能会为了数据指标,实施更加严格的审查调控。因此,在年中的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期间,建议合理安排应对审查意见,尽可能在这两个季度完成已有的专利审查。
升级撰写品质
当前形势下,提升专利撰写品质的主要做法包括:
一是要以事实为基础进行专利撰写。对于有事实基础的创新产品和创新方法进行专利撰写,这是专利的“初心”。在进行专利文件撰写时,要立足事实,增强撰写内容的详实性和真实感。
二是要注重对发明点的挖掘和呈现。发明点是专利的“灵魂”,需要发明人和富有经验的代理师共同探讨挖掘。要把握当前《专利审查指南》的修改趋势,特别是对于新领域、新业态的专利,能够对发明点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呈现,实现以保护为目的的专利撰写。
三是要对授权、确权和侵权统筹考量。专利撰写要统筹考虑授权、确权和侵权中面临的各种挑战。为了权利要求有稳定清楚的保护范围,采取单端撰写、可视化撰写、预留撰写、符合保护客体撰写等手法,对于其中的功能性特征、使用环境特征、上位特征、方法特征等要有合理的安排和预期,同时还需要在说明书中依靠丰富的实施例作为内部证据全面支持各权利要求项。
升级答复质量
当前形势下,提升专利答复质量的主要做法包括:
一是要具有应对审查意见的多种能力。对于遇到最多的创造性审查意见,要能够从对比文件来源的真实性、技术事实认定的准确性、技术方案分割的合理性、技术问题的准确性、对常规技术、公知常识和结合启示的认定是否正确等多方面进行分析研判,再选定主攻方向。
二是要积极加强与审查员的审查沟通。要敢于直接与审查员进行电话沟通,达到引起重视本案的第一目的;还要善于沟通,做好沟通前的准备、沟通中的说服和沟通后的反思,否则不是说服审查员而是被审查员说服,但不能因为担心被说服而不敢沟通,这个心路历程必须要在实践中自我突破。
三是要做好专利驳回的后续复审准备。专利被驳回有多种原因,对于驳回的专利申请进行充分评估后,可以积极开启复审程序。但在复审程序中,不能是对原有审查观点的简单重复,要在表达形式、说理逻辑、抗辩理由等方面进行“二次重构”,由此增强复审成功率。
目前,君龙律所充分利用“AI工具+典型案例+撰写模板”的组合模式,在高质量和高价值专利撰写方面发力提速。君龙律所一以贯之把专利诉讼、无效、复审等方面的丰富实践成果反馈到专利申请撰写端,不断打造高质量、高价值专利,这已成为君龙律所的核心竞争优势。

- 专业技术:1999年取得移动通信工程专业学士学位,2005年取得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硕士学位(全日制);长期在一线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主编《防空兵通信装备(无线电台)》(解放军出版社出版),核心期刊发表论文9篇,普通期刊及学术会议26篇,主编校内教材3部。
- 专利实务:2006开始接触专利事务,2012年获得专利代理人资格,长期从事专利撰写、复审、无效、诉讼等实务工作;注重总结实务经验,2022年-2024在国内知名知识产权信息平台发表《专利被驳回,要不要复审?》、《专利审查,可以这样电话讨论》、《法律思维在专利申请审查答复中具有重要作用》、《相似电路因作用不同,不能带来技术启示而影响专利的创造性》、《从华为典型发明专利撰写案例看电路类专利撰写的“八项注意”》等论文多篇。
- 教学培训:对外先后受邀到多家军事院校、985高校、国有企业、民营创新企业等单位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和专利实务辅导讲座;对内先后开展专利申请、专利答复、专利复审、专利无效分析与撰写等系列培训课程,收集整理包括司法界、审查界、代理界和本所内部4大类专利案例素材,构建一套系统化、实用性和针对性较强的专利人才培养教学体系,有力支撑客户和律所的专利业务能力提升。
团队介绍
律所概况与权威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