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维权是一个技术问题,也是一个法律问题,当然亦是一个管理问题。专利技术特征的识别,以及涉嫌侵权产品技术特征的比对是后续所有专利维权工作开展的基础,无疑需要具有专业技术知识的人员参与。而最终是构成相同侵权、或等同侵权、亦或者是不侵权的标准评判,以及诉讼过程中的诉讼主体适格问题、时效问题、举证设置以及侵权赔偿等都是需要专业的法律人士进行解决的。当然,维权时机、方式的选择等过程管理也是至关重要的,专利维权成本高、周期长,权利人需要清晰其维权的目的。技术、法律、管理贯穿于整个专利维权过重中,具体的维权步骤如下:
步骤一:维权分析
在专利维权中要判断产品是否侵犯专利权,首先要做的技术工作就是专利侵权分析。专利侵权分析涉及细致的技术特征对比和专业的法律原则的适用两个方面。要认定专利是否侵权,首先需要确定专利权的保护范围,而要确定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就需要进行专利权利要求的解释,然后根据一定的方法,通过对比专利权利要求与被控侵权物品或者方法的技术特征,以确定是否构成侵权。
不同侵权行为所对应的侵权责任存在一定的差别,例如对于销售商来说,只要能证明产品合法来源则不承担赔偿责任。而根据现有的专利诉讼司法判例,即使销售商无法证明合法来源,最终的侵权赔偿通常都低于制造商。因此,如何确定涉嫌侵权产品的制造商,是从源头上进行维权、获得更大的利益的着重注意点。
步骤二:商家信息确定
在确定制造商、销售商等涉嫌侵权主体之后,对商家的信息调查是维权策略制定的关键基础。涉嫌侵权商家性质、产品市场份额、销量、营收等信息对维权时机的选择、侵权赔偿的确定至关重要。而这些信息的获取渠道可以通过商家的宣传资料、年报信息、工商登记、行业报告等方面获取。
步骤三:侵权取证
证据搜集是专利维权的难点,公证证据依法具有较高的证据效力,且依当事人申请而启动,由当事人自由把握,同时公证证据保全可以相对隐蔽地进行,在不损失证据效力的前提下获得取证难度较大的证据,亦不至于打草惊蛇致使取证目的落空。在证据公证固定的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①固定被控侵权产品;②固定被控侵权产品与涉案被告之间的关联性;③固定侵权形态和情节。
步骤四:维权行动
(1)向涉嫌侵权人发律师函
当发现竞争对手存在一定的侵权行为时,可先向对手寄发律师函。律师函具有“先礼后兵”的意味,本着友好协商的态度让当事人更容易接受,常常以不伤和气的非诉形式低成本、快捷地解决纠纷,达到双赢、多赢的效果,在纠纷处理中运用非常广泛。
(2)行政查处
行政查处周期短(正常情况4个月内出结果,如有司法鉴定程序则会延长,即使对手提起行政诉讼,也不影响侵权认定的生效);取证力度大(可以调查涉嫌侵权产品的库存、销售量等数据)。然而行政查处对赔偿只做调解,如调解不成则没有强制性赔偿措施。
(3)法院起诉
司法维权的利处:法院程序规范,法官专业性强;可以尝试采取财产保全、证据保全、先予执行等相对严厉的法律措施,以在起诉时给对手以挫伤。
简言之,在专利维权过程中需要专业团队着重分析维权诱因、维权胜算、维权策略,因事制宜、因时而异。广东君龙律师事务所(简称“君龙所”)专业从事专利维权工作,主要由双证律师(拥有法律职业资格及专利代理资格)、资深执业律师、涉外知识产权工程师组成。君龙所提供一站式专利维权服务,其技术分析团队进行专利分级分类、专利挖掘、侵权比对、评估杀手专利级别等;信息调查专员负责调查证据源头、市场公证购买、网络公证购买、律师见证购买、行政查处等;律师团队则着力研究诉讼策略、开庭诉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