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龙资讯 | 君龙知识产权律师的行业观察与成长启示

前言:在技术浪潮中寻找法律人的坐标系

当ChatGPT撰写专利说明书的准确率超过80%,当全球标准必要专利诉讼标的频频突破十亿美元量级,当中国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五年领跑世界——我们正见证着知识产权行业前所未有的激荡时代。这个深嵌于科技创新与法律规制交汇处的专业领域,既承载着大国科技博弈的战略使命,也关系着个体创新火种的存续空间。三位从业背景迥异的君龙(知识产权)律师,以十年为刻度丈量行业变迁,在技术狂飙与规则重构的双重变奏中,勾勒出一幅”法律工程师”的成长图谱:专利代理人出身的转型者见证着撰写规范从形式合规到价值导向的迭代,理工科转轨者亲历着技术语言向权利主张的精密转化,学院派坚守者观察着司法实践中公众认知的深层演进。他们的职业叙事交织成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微观镜像,在技术解码与法律解释的双重维度间,揭示着这个特殊行业如何塑造兼具技术敏感与法治信仰的”跨界摆渡人”。

行业选择:始于兴趣,成于机遇

受访的三位君龙律师进入知识产权行业的契机呈现多元化特征。马守涛律师的入行源于大学期间对知识产权学科的兴趣,2014年选择专注知识产权的律所实习后,在前辈律师带领下确立职业方向。陈琴专利代理师/实习律师则从研发岗位转型,基于专利发明人经历与企业专利工作经验,在职业转型期经资深同行引荐入行,意外发现律师业务与代理师工作的协同价值。邹燕蔓专利代理师/律师通过朋友推荐入行,在专利撰写实践中逐渐接触诉讼业务,形成复合型职业路径。三位从业者虽路径不同,但都强调知识产权行业前景广阔、技术法律融合的特性带来的职业吸引力。

角色定位:技术解读者与法律守护者

对于“科技翻译官”与”法律技术商人”的定位之争,三位君龙律师给出差异化解读。马律师明确反对商业属性定位,强调律师的政治属性和社会责任,认为技术理解是法律服务的必要能力而非商业筹码。陈律师则持辩证态度,指出专利代理需兼具技术转化与商业布局思维,撰写专利时既要透彻理解技术原理,又要考虑后续维权可行性,本质上是通过法律语言实现技术价值的商业转化。律师从实务角度补充,技术背景律师在侵权比对、稳定性分析等业务中具有独特优势,这种技术解码能力构成专业护城河。三种观点共同凸显行业对复合能力的要求:技术理解是基础,法律思维是框架,商业意识是延伸。

行业演变:从量变到质变的十年跃迁

近十年的行业变革在三方叙述中呈现清晰脉络。马律师亲历2014年至今民众知识产权意识觉醒,从早期被告消极应诉到当前普遍采用无效宣告等抗辩策略,反映出法治环境成熟度提升。AI技术普及带来双重影响:既通过信息检索工具提升公众法律认知,也倒逼律师提升专业壁垒,基础文书工作面临智能化替代危机。陈律师观察到撰写业务的质量转向,政策导向从专利数量资助转为高价值培育,从而促使代理服务升级。律师指出国内企业正经历认知转型,头部企业通过标准化的必要专利运营实现技术变现,印证行业从“成本中心”向”利润引擎”的蜕变可能。

成长建议:专业筑基与跨界融合

1、知识体系构建:马律师强调学习专利法、专利审查指南等专业文献,律师建议研读《专利律师执业指南》掌握诉讼实务。同时考证成为公认的体系化学习路径,专利代理师资格与法律职业资格构成专业双证护甲。

2、技术深耕策略:理工科背景者应立足本专业领域建立技术优势,如通信、生物医药等垂直领域存在深度服务空间。非法学背景转行者需重点补强法律思维,通过案例研习培养请求权基础分析能力。

3、职业发展视野:行业老将提醒关注业务形态演变,专利无效、FTO分析、标准必要专利许可等高端业务占比提升,建议主动接触多元化案件类型,保持技术敏感度与法律解释能力的同步进化。

三位君龙律师的成长轨迹揭示:知识产权行业既需要专利工程师般的技术钻研精神,又要求法律人特有的规范解释能力,更需商业战略家的布局思维。在AI重构法律服务形态的当下,唯有持续深化”技术+法律”的复合优势,方能在变革浪潮中筑牢专业价值根基。对于新入行者,这既是挑战,更是确立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历史机遇。

受访律师:
马守涛

君龙律师事务所  合伙人律师、党支部书记

  • 专业领域:民商法,企业合规、知识产权维权,专利布局,企业知识产权战略
  • 2021年度龙华区十佳优秀律师
  • 2023、2024年度深圳市律师协会专业委优秀委员
  • 参编知识产权类专著《专利保护攻防实战手册》、《岭南知识产权诉讼典型案例辩与析》(第二辑)
  • 华南理工知识产权学院专利实践课特聘讲师(2019-2027)
  • 主办案件入选最高人民法院21年度50件典型知识产权案例
  • 主办案件获评2022年深圳律协十大案例(专利类)
陈琴

君龙律师事务所  专利代理师、高级技术顾问

  • 教育经历:吉林大学通信工程 硕士
  • 技术领域:通信领域、云计算领域、移动互联网、计算机软件
  • 曾担任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预研工程师、标准专利部的标准专利工程师
  • 12年行业研发及管理经验,涉及通信领域、云计算领域、移动互联网、计算机软件,深圳市软件工程师中级职称; 拥有作为第一发明人的发明专利6篇
  • 发表学术论文Spatial error concealment using optimized directional decision and extrapolation曾被国际会议采纳收录:VIE 2008.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邹燕蔓

君龙律师事务所  执业律师、专利代理师

  • 专业领域:知识产权诉讼、专利挖掘、专利无效、FTO
  • 代理深圳xx机械有限公司被告专利侵权事宜进行诉讼分析,针对涉诉专利进行专利侵权分析,制定应对方案,最终成功无效原告方专利权,致使原告撤诉
  • 代理xx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专利无效纠纷(系列案),帮助专利权利针对IPO期间被发起无效挑战的专利,维持专利有效,为其IPO进程减少了一大障碍
  • 代理深圳市xx技术有限公司,针对具有侵权风险的专利提起无效宣告请求,并成功无效该专利
团队介绍

君龙律所概况与权威资质

·总部成立于2012年,另设有坪山分所,均实行一体化公司制管理
·坪山分所为坪山区第一家“双证”律师事务所
·同时具备专利代理资质和提供法律服务资格
·2017年,经中共深圳市律师行业委员会批准,成立中共广东君龙律师事务所支部委员会
·深圳市首批专精特新”专业化”认定知识产权律所
·ALB(亚洲法律杂志)2024年度华南华中地区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大奖—本地大奖提名
·ALB(亚洲法律杂志)2023年度华南华中地区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大奖—本地大奖提名
团队配置与技术能力
核心团队构成:
·专利代理师17人
·律师25人(含双证律师10余人)
·技术经纪人5人
·技术专家多名
技术领域全覆盖:
计算机/互联网/通讯/半导体/电子/光学/机械/物理/生物/化工
重点产业覆盖:
网络与通信产业/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智能传感器产业/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现代时尚产业/智能机器人产业/激光与唶新兴产业集群/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高端医疗器械产业/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
特色法律服务:
·知识产权侵权诉讼(承办超1000件)
·专利无效(承办超100件)
·专利挖掘与布局(完成超300件)
·FTO分析(完成超50件)
·代理案件入选“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2020年10件技术类知识产权典型案例”
·代理案件入选“2020年最高院十大知识产权案例”
·代理案件入选“2021年中国法院50件典型知识产权案例”
·代理的多个案件入选“深圳律协2024年度知识产权典型案例”
·许可转让/尽职调查/海关查处/战略托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