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龙学苑 | 代理笔记③:在先公开论文没有阻碍在后申请专利获得授权

在笔者承办的一件发明专利申请案中,之前存在近似度较高的公开论文作为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但该案最终依然获得授权, 在这里分享供大家借鉴参考。
无奈乌龙之举
足球比赛中,球员把球踢进了自家的球门中,称之为“乌龙球”。专利申请中,申请人在申请专利之前公开发表了相关论文,成为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用自己在先公开的论文阻碍自己申请的专利授权,让人颇为遗憾和懊恼。
本申请案的申请日是2024年10月22日,对应论文的发表日是2024年10月21日,仅仅相差一天。这其中存在沟通协调不到位等方面的问题,必须要加强改进。在此我们也郑重提醒申请人在专利申请之前务必不要自己公开相关技术内容。
积极寻求突破

根据该公开论文,审查意见中指出其公开有“针对掌子面地质关键信息,如围岩岩性及风化程度、结构面完整性、地下水情况等的分析提取需要,基于yolov8 改进设计了具备图像分类、目标区域像素级分割识别的一体化识别网络” ,并且还公开了掌子面关键参数提取一体化网络(如下图所示)。本申请则是对“掌子面关键参数”的识别方法。

面对这种困境,我们积极寻求本申请与对比文件1(该公开论文)的差别之处,不放过一词一句。最终识别判断出该论文虽然提及了“对于每组迹线,计算出测线与迹线的交点,从而计算出各组迹线的平均间距”,但是对于每组迹线是如何得到的,并没有给出实现方案,因此不能等同于本申请“计算节理迹线的结构面组数”。

并且,我们没有回避该论文与本申请的关系,明确表明“对比文件1是申请人近期投稿发表的论文”,同时也指出其中公开的内容并没有公开本申请实现“计算节理迹线的结构面组数和结构面间距”的技术方案和对应的有益效果。

为此,我们增加了相关技术特征到权利要求1中,还积极通过电话沟通与审查员说明技术方案和解决的技术问题,最终获得授权。

主要心得体会
通过本申请案,心得体会主要有两点:
(1)面对困境不能就此放弃而止步不前,却是要积极寻求解决突破,要善于从蛛丝马迹中找到希望,这是始终要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则。
(2)该案在撰写时并不是发明人提供什么就写什么,而是对交底书做了充分挖掘,其中的关键区别技术特征就是在和发明人沟通后补充的内容。因此,该案也充分印证撰写挖掘在专利申请中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君龙律所充分利用“AI工具+典型案例+撰写模板”的组合模式,在高质量和高价值专利撰写方面发力提速。君龙律所一以贯之把专利诉讼、无效、复审等方面的丰富实践成果反馈到专利申请撰写端,不断打造高质量、高价值专利,这已成为君龙律所的核心竞争优势。

团队介绍

君龙IP团队由专利代理师、律师以及技术专家组成,技术领域覆盖计算机、互联网、通讯、半导体、电子、光学、机械、物理、生物和化工等领域。目前君龙拥有双证律师10余人,技术经纪人3人,承办的专利诉讼案件1000余件,专利无效案件100余件,专利挖掘和布局项目300余件,FTO分析案件50余件。

君龙律所被认定为深圳市第一批专精特新“专业化”律师事务所,君龙主要提供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包括知识产权侵权诉讼、许可与转让、尽职调查、海关查处等,为海内外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知识产权事务托管及战略策划法律服务。我们的特色业务有:知识产权法律顾问、从诉讼角度撰写专利、专利布局与挖掘、专利分析(产品上市、产品出境、确定研发方向、FTO、专利监控分析等)、专利无效、专利侵权比对、专利回避设计、知识产权取证、批量维权、专利诉讼、行政查处、海关查处、知识产权合规、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含商业秘密制度建立)。我们的服务领域有:新能源、生物医药、芯片、电子消费、军工。

君龙律所秉承“让法律服务更有力量、更有温度”的企业使命,全面跟踪国际和国内商业、法律、技术发展动态,在信息通信、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机械电子、生物医药等技术领域具有丰富经验,始终为客户提供高质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