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日益成为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关键。专利开放许可制度作为知识产权领域的一项重要创新,为专利权人和使用者搭建了一座桥梁,促进了技术的广泛传播和应用。本文将为您解读专利开放许可的基本概念、优势以及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截至2023年底,22个专利开放许可试点省份的3200多个专利权人参与了试点,涉及5.9万余件专利,匹配推送至11万多家中小企业,达成许可超过1.7万项,其中“一对多”许可占比超过四成,有效提升了许可效率。2024年1月20日,随着新修改的专利法实施细则正式施行,专利开放许可制度实现了全面落地。
二、全球视角:专利开放许可的国际比较与实践
开放许可制度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多样化的实施细节和发展轨迹。例如,英国早在1919年就创立了专利开放许可制度,随后有多个国家跟进。到目前为止,全球有20多个国家设立了开放许可制度。这些国家的开放许可制度在促进专利转化和运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比之下,中国的开放许可制度实施时间较晚,但发展迅速。2024年1月20日起,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正式施行,标志着专利开放许可制度在中国全面落地实施。这一制度的实施有助于提升专利对接效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并促进科技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
三、优势分析:开放许可的四大益处
信息对接:开放许可通过公开发布许可信息,为供需双方搭建了沟通的桥梁,有助于双方快速对接。
交易风险降低:建立了信息披露和纠纷调解机制,被许可人可以全面了解许可条件,减少了交易风险。
年费减免:在专利开放许可实施期间,专利年费可以享受减免15%的优惠政策。
专利权人实施开放许可的步骤如下:
提交时机:在专利权公告授予后提出开放许可声明。
提交方式:优先选择电子形式提交。
提交材料:包括专利开放许可声明、许可使用费计算依据和方式的说明等。
审查与公告:国家知识产权局将对声明进行审查,并在符合规定的情况下予以公告。
许可费用设定:固定费用一般不超过2000万元,提成费则有明确的百分比限制。
备案要求:被许可人需提交包括申请表、通知、支付凭证等文件进行备案。
外国专利权人:需提交公证材料和中文译本,建议委托专利代理机构办理。
公众可以通过中国专利公布公告系统(http://epub.cnipa.gov.cn/)查询专利开放许可声明和备案信息。
结语:携手共进,共创未来
随着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专利开放许可制度正逐渐成为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和科技交流的重要工具。它不仅为专利权人提供了更广阔的应用场景,也为使用者带来了更多元的技术解决方案。在这一制度的推动下,我们期待看到更多的创新成果得以实现,更多的企业能够通过技术升级提升竞争力。
团队介绍
君龙IP团队由专利代理师、律师以及技术专家组成,技术领域覆盖计算机、互联网、通讯、半导体、电子、光学、机械、物理、生物和化工等领域。目前君龙拥有双证律师13人,技术经纪人3人,承办的专利诉讼案件1000余件,专利无效案件100余件,专利挖掘和布局项目300余件,FTO分析案件50余件。
君龙律所被认定为深圳市第一批专精特新“专业化”律师事务所,君龙主要提供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包括知识产权侵权诉讼、许可与转让、尽职调查、海关查处等,为海内外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知识产权事务托管及战略策划法律服务。我们的特色业务有:知识产权法律顾问、从诉讼角度撰写专利、专利布局与挖掘、专利分析(产品上市、产品出境、确定研发方向、FTO、专利监控分析等)、专利无效、专利侵权比对、专利回避设计、知识产权取证、批量维权、专利诉讼、行政查处、海关查处、知识产权合规、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含商业秘密制度建立)。我们的服务领域有:新能源、生物医药、芯片、电子消费、军工。
君龙律所秉承“让法律服务更有力量、更有温度”的企业使命,全面跟踪国际和国内商业、法律、技术发展动态,在信息通信、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机械电子、生物医药等技术领域具有丰富经验,始终为客户提供高质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