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实务谈|一件亲历“三权”的专利故事(下)

笔者按:

高价值专利通常需要专利诉讼的检验,而专利诉讼能够获胜的关键是专利撰写的质量要能够经受住确权程序的稳定性考验,并且在维权程序中,侵权判定依据的权利要求具有侵权比对的直观性和便捷性。

 

长期以来,君龙律所在承办国内知名企业的“平衡车”专利案、“骨传导耳机”专利案、“U盘”专利案等诉讼案件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并将这些经验“反哺”应用于高价值专利撰写,构建了专利撰写、复审、无效和诉讼的双向闭环链路。

 

在2024年“4.26”知识产权日前期,我们从中选取一件亲历的真实案例,介绍我们的体悟和收获,以飨读者。

 

一件亲历“三权”的专利故事(下) 维权之信

 

随着该专利的无效宣告审查决定下发,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对该专利的侵权案于2022年11月1日开庭审理,距离该案起诉刚好满1年。而在这个时间节点上,正是走出3年新冠疫情的最后阶段,尽管大家都有些身心疲惫,好在这件专利的维权结果还是充满希望的,毕竟我们在无效宣告中保住了有利于维权的权利要求。

 

经过商议,我们的诉讼团队最终选择权利要求6-10用于维权。对于专利侵权的开庭审理,我们作为原告,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在庭审的有限时间内,让法官充分理解该专利保护的技术方案,并有效呈现与被诉侵权产品的特征比对,以使得法官能够采信原告的侵权比对意见。当然,被告不会轻易接受,必然会针锋相对地给出诸多不侵权的抗辩理由。我们要对庭前准备和庭审把控下足功夫,因为这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

 

在庭前准备中,我们细化了对每个权利要求中的技术特征,力争让每一个技术特征都可以在被诉侵权产品中体现出来,制作了有利于法官观看理解的侵权比对图(如图11)。

 

图11

 

在庭审过程中,被告进行了充分抗辩,主要认为权利要求6引用了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1的技术特征也应包括之中,但权利要求1中记载的第一激光二极管发出的第一光束和第二激光二极管发出的第二光束相互垂直并未当庭演示,以及权利要求1中的其他特征也没有当庭演示或者现场无法核实。

 

我们研判,被告主要是基于该产品内部的光路关系只有在该产品中的激光二极管点亮时才具有,把当庭不能举证的困难向不可“演示”的方向转变。对此,我们需要另辟蹊径,解决途径就是通过结构“测量”来还原光路关系。

 

我们在法庭上对被诉侵权产品进行了现场测量:通过测量被诉侵权产品中安装第一激光二极管的平面与安装第二激光二极管的平面相互垂直(如图12),得到第一激光二极管发出的第一光束和第二激光二极管发出的第二光束相互垂直。按照相同方法,我们通过测量两个安装孔的中心点在同一平面上,得到安装于安装孔的第一激光二极管发出的第一光束的第一光轴,与第二激光二极管发出的第二光束的第二光轴在同一平面上。

 

图12

 

法院最终认定被诉侵权产品具备该专利权利要求1、6、7、8、9的全部技术特征,落入了该专利的保护范围。2023年4月,广州知识产权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认定侵权成立,要求被告停止制造、销售、许诺销售相关侵权产品,以及向原告进行经济损失赔偿。被告不服该判决,在法定期限内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2023年6月底,最高人民法院(简称最高院)进行了立案。上诉人的上诉理由还是认为对被诉侵权产品无法呈现演示 “光束相互垂直”、“光轴在同一个平面”和“形成合并光束并经过聚焦透镜输出”,不能证明被诉侵权产品落入涉案专利的保护范围。

 

对此,最高院法官也希望我们能够当庭进行演示。面对上诉人的这个关键理由和法官的要求,我们积极和发明人协商,商讨法庭上演示的方案,以及预测上诉人可能进一步提出的质疑,在讨论应对方案的“积极冲突”中思路越辩越明。

 

2023年9月,该案的二审开庭如期举行。在最高院法庭上,我们和发明人按照预定方案进行了充分演示,多角度证明被诉侵权产品采用了权利要求1中的全部技术特征。让二审法官能够充分见证和采信我们的举证,真正取信于人,包括让上诉人信服。

 

很快,2023年10月上旬,二审判决结果出炉:维持一审判决。该案尘埃落定。

 

从2020至2023的这4年间,我们团队亲历了这件专利的“三权”过程。当我们转回视角,通过该案的维权过程再“反哺”前期的专利撰写,我们可以看到权利要求中的技术特征能够直观地在侵权比对中呈现,具有多么重要的作用,在这方面我们依然需要继续提升。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尽管有的权利要求在确权程序中被无效掉,但是其作为有效权利的引用基础,依然会在维权程序中作为技术特征参与侵权比对。可见,放弃的不一定没有用,反而会成为争议的关键点,取舍之间都有因果。

 

我们相信,在知识产权的道路上,前景光明却更需要脚踏实地,机遇不断却更需要实力发声,这是我们一路成长的体悟和信心。

 

 

团队介绍

君龙IP团队由专利代理师、律师以及技术专家组成,技术领域覆盖计算机、互联网、通讯、半导体、电子、光学、机械、物理、生物和化工等领域。目前君龙拥有双证律师12人,技术经纪人3人,承办的专利诉讼案件1000余件,专利无效案件100余件,专利挖掘和布局项目300余件,FTO分析案件50余件。

君龙律所被认定为深圳市第一批专精特新“专业化”律师事务所,君龙主要提供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包括知识产权侵权诉讼、许可与转让、尽职调查、海关查处等,为海内外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知识产权事务托管及战略策划法律服务。我们的特色业务有:知识产权法律顾问、从诉讼角度撰写专利、专利布局与挖掘、专利分析(产品上市、产品出境、确定研发方向、FTO、专利监控分析等)、专利无效、专利侵权比对、专利回避设计、知识产权取证、批量维权、专利诉讼、行政查处、海关查处、知识产权合规、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含商业秘密制度建立)。我们的服务领域有:新能源、生物医药、芯片、电子消费、军工。

君龙律所秉承“让法律服务更有力量、更有温度”的企业使命,全面跟踪国际和国内商业、法律、技术发展动态,在信息通信、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机械电子、生物医药等技术领域具有丰富经验,始终为客户提供高质量服务。